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
肾癌是泌尿及生殖系统领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2016年,取得了不少进展,给临床诊疗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此,本刊特邀美国Moffitt肿瘤中心泌尿外科、南佛罗里达州大学医学院Philippe E. Spiess教授和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Epworth医院Daniel Moon教授从不同角度畅谈肾癌诊疗。
一、肾癌靶向治疗
现状:目前,靶向治疗已明确可以改善晚期肾癌患者的生存。现在,学者们正尝试在疾病更早期给予局部晚期肾癌患者靶向治疗,以尽可能使肿瘤体积变小,为行保留肾单位手术争取机会。据Philippe E. Spiess教授介绍,其所在中心进行的靶向治疗(如阿昔替尼和培唑帕尼)临床试验显示,靶向治疗确实可使患者的手术治疗更早实施,同时也使患者成为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潜在候选人。
挑战:Philippe E. Spiess教授指出,“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不能预先知道哪些患者对系统治疗产生应答。”
展望: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应更深入地了解肿瘤的个体化信息,以确定哪些患者将对哪些药物产生应答,这样既不耽搁应答欠佳患者的治疗,同时可更早地给予可获得应答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潜在地改善患者的生存和整体预后。
二、肾癌免疫治疗
现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PD-1和PD-L1药物)的出现,无疑令人激动,原因众多。患者确实对这些新型药物有应答,而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靶向治疗不同。通常,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或培唑帕尼)可获得一段时间的应答,但之后依然需要面对治疗失败,继而不得不更换药物。这些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肾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长期改善患者总体生存带来了希望。另外,随着这些药物的应用,疾病负担不再能锁定患者的疾病发展。
挑战:Philippe E. Spiess教授指出,“不幸的是,大部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仅能用于透明细胞型肾癌;而对于透明细胞型肾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仅有二线治疗的适应证。”
展望:在未来的1~2年内,随着目前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的进展,我们很可能会看到这些药物在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在我们使用任何其他药物之前,我们可能会预先使用这些免疫检查点调节药物。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患者在免疫治疗时代的重大改变。
三、临床诊疗“冲击”
Philippe E. Spiess教授指出,在过去的一年(2016年)中,研究进展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①某种程度上,局限性肾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频率更高,大部分Ⅰ期肾癌患者和Ⅱ期早期肾癌患者会行保留肾单位手术;②机器人和微创外科在更富挑战的局限性肾肿瘤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常见,而且取得了与开放手术相当的预后。
“我们正处于智能技术时期,拥有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能在院内或院外及时给予患者治疗,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总生存期,治愈多数早期肾癌患者。”
但同时,Philippe E. Spiess教授也强调:与前列腺癌一样,应避免给予患者过度治疗,如老年患者和肿瘤较小的患者,应慎重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对于存在内科合并症或小肿瘤的患者,观察或活检可能是优先选择;如果患者在肿瘤大小方面有进展,手术或消融治疗将是更好的选择。
专家简介:
Philippe E. Spiess教授,NCCN膀胱癌和阴茎癌临床指南副主编,擅长泌尿系肿瘤的微创治疗,研究领域集中在进展性前列腺癌和胃癌的创新治疗方法,担任多本专业杂志的审稿人,包括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等,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在线研讨会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