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留胜绩,乙巳展宏猷。2024年是中国乳腺癌原创研究成果的“丰收年”,一大批中国研究成果登顶肿瘤学国际会议口头报告或发表在顶级期刊;2024年也是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的“出海年”,CSCO BC指南巡讲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扩大至东南亚国家。中国乳腺癌学者,既有仰望星空的伟大抱负,也有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在2024年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足迹。CSCO候任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在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中,与我们分享了2024年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进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甲辰留胜绩,乙巳展宏猷。2024年是中国乳腺癌原创研究成果的“丰收年”,一大批中国研究成果登顶肿瘤学国际会议口头报告或发表在顶级期刊;2024年也是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的“出海年”,CSCO BC指南巡讲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扩大至东南亚国家。中国乳腺癌学者,既有仰望星空的伟大抱负,也有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在2024年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足迹。CSCO候任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在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中,与我们分享了2024年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进展。
关键词1——顶峰相见
中国原创研究持续登上国际舞台
《肿瘤瞭望》:能否回顾一下2024年乳腺癌领域的中国原创研究成果?
江泽飞教授:2024年是中国乳腺癌原创研究的丰收年,多项中国原创研究入选ASCO、ESMO、ESMO Aisa、SABCS等国际盛会的口头报告专场;与此同时,有一大批中国原创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例如,宋尔卫院士及其团队在JCO发表的1/2期研究,介绍了中国原创新型HER2 ADC(SHR-A181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徐兵河院士及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EVER-132-002研究,为亚洲HR+/HER2-晚期乳腺癌TROP-2 ADC(戈沙妥珠单抗,SG)治疗提供新证据。邵志敏教授及其团队则继续完善“复旦分型”的发展,并且在临床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复旦分型”,聚焦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晚期一线治疗和早期新辅助治疗,相继在Lancet Oncology发表FUTRE-SUPER研究、在BMJ发表BCTOP-T-A01研究、在JAMA发表CamRelief研究成果。我本人则带领研究团队,于2024年1月8日在Nature Medicine发表TORCHLIGHT研究成果,证实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晚期TNB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中国原创的免疫治疗方案,而且这个方案在2024年6月获得了中国NMPA批准上市,并且于2024年底被纳入新版的国家医保目录。
以上只是中国乳腺癌原创研究的“冰山一角”,国内还有很多专业团队,开展了许多乳腺癌的诊疗创新和科学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乳腺癌的诊疗实践正在不断发展前进。在我们的临床实践或者指南规范中,除了引入和吸收重要的国际研究进展以外,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原创研究成果。这些基于国情和中国原创方案的研究成果,也将走向国际,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关键词2——创新惠民
多款新型药物获批或被纳入医保
《肿瘤瞭望》:2024年我国在乳腺癌创新药物批准和扩大可及性方面有怎样的进展?
江泽飞教授:2024年,我国至少有6款创新药物首次或扩大获批乳腺癌适应症,既有对原来的大分子单抗进行剂型创新的皮下制剂,也有新的HDAC抑制剂、PD-1单抗、TROP2 ADC、PARP抑制剂等,其中有不少为中国原创的新型药物。
另一个重要收获是,2024年底公布的新版医保目录中,乳腺癌领域仍然有一些新型药物被纳入其中。我们现在有很好的医保政策支持,使得这些新型药物的可及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T-DXd作为一种新型的抗HER2 ADC,在2023年初中国大陆刚刚获批时价格不菲,所以当时有不少患者“舍近求远”在境外购药。仅仅经过1年多,国家和药企的医保谈判非常顺利,该新型药物很快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中国乳腺癌患者对新型药物的可及性,从上市前的“听得到”,发展到上市后的“看得见”,再到现在纳入医保而更加“用得起”。无独有偶,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这一创新剂型的曲帕双靶治疗方案,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也将使更多中国患者能够用得起这一更加便捷的治疗方案。这些既是乳腺癌患者的福音,也是我们行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3——规范治疗
乳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和学习
《肿瘤瞭望》:2024年更新的乳腺癌诊疗指南对我国临床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江泽飞教授:在理事长于金明院士的领导下,第五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将继续坚持学术、公益、奉献的原则,通过组织专家制定或更新一系列的诊疗指南或共识,推动我国癌症规范化诊疗和创新研究的发展。目前,CSCO已经形成了多达几十个、涵盖不同瘤种、不同诊疗类目的指南矩阵,其中《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也得到了理事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
我们从2024年开始启动CSCO BC诊疗指南的更新工作,并在2024年4月正式发布,同时启动全国近千场的指南巡讲活动。CSCO BC指南巡讲专家的足迹遍及祖国东南西北,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公益的学术活动,把指南直接送到基层医生的手中,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从而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策略。CSCO BC指南所到之处非常受欢迎,甚至于出现“洛阳纸贵”的盗印现象。我们要尊重知识产权,也要加大指南巡讲的力度,让乳腺癌诊疗的“中国标准”抵达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患者。
△CSCO BC指南巡讲江苏、内蒙古、河北站现场
关键词4——拥抱全球
CSCO BC指南出海及全球合作交流
《肿瘤瞭望》:在2024年底,CSCO BC指南开展了指南国际巡讲,而CSCO与ESMO展开了高层对话,这些全球合作对未来的中国肿瘤学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江泽飞教授:大约四十年前,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一代代中国医生更多地是走出去学习,或者引进欧美国家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时至今日,我们继续保持与国际顶级专家的沟通交流,在ASCO、ESMO这类国际学术舞台上带去更多中国的原创研究成果;而且我们还开始将更多的中国原创方案带到其他国家,提升中国临床肿瘤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例如2024年的CSCO年会上,我们邀请了来自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家参会,共同探讨新药研发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合作;2024年ESMO Asia大会期间,CSCO和ESMO也展开了高层对话,双方表达了在癌症防控、诊疗和研究等方面开展更多交流合作的意愿。
2024年12月,我本人与王树森教授、王坤教授等CSCO BC专家到访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开展CSCO BC指南的海外巡讲活动。实际上这些国家有不少华人居民,不少当地医生能够读懂中国指南,他们对中国有如此丰富的原创治疗方案表达了羡慕之情。未来,我们还将在CSCO的指导和领导下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如邀请ASCO、ESMO专家深度参与CSCO BC年会、CSCO年会,以及在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上传递中国专家的声音等。我们也期待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同道也能够加入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的制定,在提升中国指南的质量和国际声誉的同时,能够惠及更多中国乳腺癌患者、全球华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