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7届美国血液协会(ASH)年会上,来自美国佐治亚州儿童医院、佐治亚州肿瘤所的李彪如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具体介绍了精准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与发展:“精准治疗是伴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而提出的个体化治疗的目标策略,到目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在第57届美国血液协会(ASH)年会上,来自美国佐治亚州儿童医院、佐治亚州肿瘤所的李彪如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具体介绍了精准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与发展:“精准治疗是伴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而提出的个体化治疗的目标策略,到目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从基因组学发现个体差异开始,人们便提出可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过去,常常是针对某一疾病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案,如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采用青霉素治疗。现如今,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基因组不同,对各种药物的反应不同进行治疗的选择。这也是现代肿瘤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李教授介绍说:“近几年来,随着精准治疗在肿瘤方面的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发现,虽然某些肿瘤药物对某一类患者有效,但对于某些患者却并不起效。因此,为特定的肿瘤患者选择治疗方案,仍需要经过多方面分析,选择适合的最有效药物。”
在谈及目前中国的肿瘤治疗时,李教授说:“近半年来,中国在肿瘤的精准化治疗上发展很快。这次我参加ASH会议主要也是就这方面的问题与医学同道进行讨论,收获很大。由于精准医学的概念刚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方面的讨论主要是有关如何规范化发展。相比传统药物,精准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获益更大。尽管精准治疗在本次会议的报告内容不是很多,但内容都很具体,如治疗指征、方案,以及如何正确落实等。”
专家简介:
李彪如,PhD,MD,美国佐治亚州儿童医院、佐治亚州肿瘤所研究员、血液肿瘤专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肿瘤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不可治愈疾病的细胞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已发表65篇论文与35篇大会摘要、2项专利发明。他发明的活细胞染色技术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3年度重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