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7日-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了POST-ASCO会议信息交流会,该会议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承办,志在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会议期间,【肿瘤瞭望】采访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海雯教授,黄教授介绍了CAR-T细胞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并对限制CAR-T细胞在中国普及应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7月7日-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了POST-ASCO会议信息交流会,该会议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承办,志在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会议期间,【肿瘤瞭望】采访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海雯教授,黄教授介绍了CAR-T细胞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并对限制CAR-T细胞在中国普及应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01
CAR-T细胞全线出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黄海雯教授:2021年6月CAR-T细胞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中国共有二款商业化CAR-T细胞可供使用,最初适应症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三线治疗,即用于多线治疗失败或是自体移植后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023ASCO会议上,ZUMA-7研究的4年随访数据公布,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结果显示,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二线CAR-T细胞治疗获益明显优于自体移植,据此CAR-T细胞获批二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在中国也获批二线治疗适应症。此外,对于部分特定的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也在考虑更早使用CAR-T细胞进行治疗。ZUMA-12单臂研究显示,特定的高危患者一线使用CAR-T细胞治疗也有获益,但该结果需要随机对照III期研究进一步确证,目前ZUMA-23研究正在进行中,如果能得出阳性结果,特定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CAR-T细胞一线治疗有可能会获批。
02
中国真实世界CAR-T细胞治疗疗效
黄海雯教授:CAR-T细胞在中国获批上市已有2年,2023LUGANO和ASCO会议上,中国真实世界CAR-T细胞治疗数据公开发表,101例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CD19 CAR-T细胞治疗,疗效与临床研究的结果相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真实世界中CAR-T细胞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ZUMA-7和ZUMA-1研究中的不良反应率发生率,需要使用激素或是托珠单抗进行治疗的情况更少。
03
CAR-T细胞疗效的早期判断
黄海雯教授:对于CAR-T细胞这种商业化产品,价格昂贵,很多患者、家属以及临床医生都想知道CAR-T细胞回输后的疗效。2023年的国际会议上有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中最多采用的方法是循环肿瘤DNA检测外周血微小残留,如果回输后第14天和第30天,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阴性,通常提示这部分患者预后较好,有机会获得更长生存。
04
经济负担是目前CAR-T细胞应用的瓶颈
黄海雯教授:中国真实世界的CAR-T细胞治疗数据,收集自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2年时间的病例数,但病例数只有101例,说明这种治疗手段在中国的使用非常少。我个人认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最大瓶颈是费用问题,因此降低费用、尽早将其纳入医保,是扩大其应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患者也因此拥有了更多获益于CAR-T细胞治疗的机会。
黄海雯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淋巴瘤病区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血液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成员
江苏省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淋巴瘤联盟副主席